
鲁迅曾落墨:“从来如此,便对吗?”我们在认识与判断事物过程中,少不了“参考答案”“认可度”的干扰。予以为,当秉质疑精神与独立思想,行万里路。
麦卡锡在《长路》中纵笔写下:“每个人心中有火炬,而且彼此能看见.”诚然,借鉴与参考有助我们提速。正如屠呦呦借鉴古籍,灵光一现,才有了青蒿素的碧波荡漾。而李时珍更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出被喻为“东方药典”的《本草纲目》。但,过于笃信前人的经验,听信众人的意见,只会使社会停滞,个人陷入愚昧、盲从的泥淖。恰似方仲咏听信父亲的安排,再好的天赋也泯然于众,失去了自我丰盈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质疑精神与独立思想.
请月入岭光入户,自揽清光剪心烛。秉质疑精神,冲破愚昧枷琐。
质疑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伽利略质疑权威,才有了两个小球同时落地的光彩。如若没有哥白尼的质疑,地心说便不会横空出世,中世纪的乌云依旧笼罩人们心头。正是质疑,破除了泥古的社会,摧毁了禁锢的枷琐,释放了璀璨的真理。在质疑精神的推动下,无数科学家前仆后继,才有了如今光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当锤炼质疑精神,驱散前方重重迷雾,从而认识到事物自身的本质属性与内在价值。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载独立之舟畅游社会之海。
独立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进行审判与反思,从而对事物形成自己独道的判断。当苏轼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看似欣赏美景,实则将自我融入自然,发出“而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慨叹,以独立之身躯浇铸出个体绚烂的生命之花,弗随波逐流,向社会发出“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的庄严宣告,敲响独立的罄钟。再观焦裕禄之独立是敢闯前人未走之路,开拓新道,化烈烈盐风为沐沐春雨,成两袖清风。由是观之,我们当学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傲骨铮铮,若流水般滔滔不绝,在泥沙俱下的时代里保留一份个体的独立与清醒。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我们当修炼质疑的能力,勇于走出“羊群效应”,敢于揭开“一言堂”的隐性逻辑,从而推翻“晕轮效应”的掩埋,显露背后真正的事理。前人的经验好比巨人的肩膀,我们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眼光去描蓦世界,探索未知的人生,一揽芳华。
(指导老师:杨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