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根据资深编剧于信的一个剧本拍成的一部电视剧遭到广大蜜蜂(杨幂粉丝)和观众的热捧,几乎到了不知道它就out的地步了。相信不用我说各位同学也知道,它叫《宫》。
史学界把我国魏晋时期均田制的确立作为封建制度成熟的标志。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把《宫》的播出作为我国山寨文化成熟的标志。
这时,可能会有许多小粉丝对我发问了:这么好看的电视剧怎么被你说成是山寨文化呢?那我告诉你们,我看到这部剧的心情就跟我看到仙剑三被改编成惨不忍睹的电视剧一样。
我最早听说《宫》是在去年10月。当时百度刘诗诗贴吧有一个贴子,说蔡亦侬(仙剑三电视剧出品公司的老板)和于信吵起来了。我进去看了看,大致弄清了前因后果。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我就从事情的源头说起。
本来,在《步步惊心》问世之前,我国小说中是没有清穿越这种类型的。所以,把它改编成电视剧就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唐人公司的老板蔡亦侬看中了这一点,就买下了它的版权。很不幸,聪明人不只她一个。于信也看中了这一点,不过苦于资金不够丰富,只得作罢。后来,不知是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于信凭借着自己的高超的创作能力学着写了一本清穿小说,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宫》。蔡亦侬听说这件事后,心里十分不满,但没有公开爆发。不知道是不是于信太心虚,密切地关注着蔡亦侬的一言一语。蔡亦侬在微博上和一位小粉丝的对话就成了两人开战的导火线。那位小粉丝问蔡亦侬:“karen姐,《宫》和《步步惊心》有什么区别?”蔡亦侬回复他说:“正版和盗版的区别。”谁知于信看到这段话就彻底爆发了,在天涯社区大肆对karen进行人身攻击。骂了一大堆脏话后,还用另一个马甲在下面回复:“是啊,说得真好!”最后,可能是嫌还不够过火,又说唐人公司打压杨幂什么的,去挑拔杨幂的粉丝攻击唐人。我吐了,就这等卑劣的人品,写出来的东西会好到哪去。
自己花钱买的版权被人山寨了,而且山寨比你正版还嚣张,恐怕最中国特色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山寨和盗版,其实是两码事。盗版是既没有道德又没有质量,而山寨是有质量非常没有道德。看看我们国内的山寨机,功能大都很强大,价格却和品牌机差了一个档次,于是正好合了大部分人的意愿。
在现在的中国,山寨似乎已经和时代潮流有点血缘系了。咱们的网络巨头腾讯,就是山寨文化的领头羊。正是所谓的“一直在山寨,从未被超越”。马化腾知道,只要不是原版照抄,而是“模仿”的话,基本上法律是管不了的。网友玩家们再怎么骂,老马也不在乎,因为钱他是照赚。
不知是在哪看到一句很精辟的话:模仿整体叫做抄袭,抄袭加模仿叫做山寨。在很多高科技产业或许是这样。但在什么文化产业,例如前面讲到的《宫》与《步步惊心》,严格地讲就不算什么山寨了,而甚至于要叫“原创”了。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一位重量极人物:安意如。安小姐当初的“思无邪”系列就是笑纳了35位不知名作家的资料,一举成名的嘛!我当初读她的诗词感时还感动得不得了,知道真相后,我好想用她评价白居易的一句话送给她:搞得跟真的似的!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位安小姐与杨幂也有一些瓜葛。杨幂博客的友情链接中第二项就是她。简介内容还是句挺嚼味的话:不止是欣赏。我看到这时基本无语,只能苦叹一声:杨幂小姐,你真会反讽。
记得豆瓣上有位网友曾这样说:“《宫》热播之后,杨幂成为了四小花旦中人气最高的一个。但不知为何我在她身上看不到王珞丹那样的巨星气质。”这时我大概知道答案了,天天和搞抄袭的人混一起,想“巨星”都难。
说了这么多,我也该表一下态了。其实,我也没说山寨它就是个坏东西。我们的中国,不就是从“山寨苏联”发展过来的。简单地概括一下,山寨就是一种创新过程中不正常的方式。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通过自行现代化而是通过被先进国家殖民实现的。它的任务,就是把“搞得跟真的似的”后面的感叹号变成句号。虽然这个过程颇不正常,但其对科技研发的贡献还是不小的。美国的苹果四代机刚一上市,中国深圳马上有人研制出“苹果皮”,普通3G手机装置后就拥有iphone4的功能。搞得苹果的CEO乔布斯都无语了。
前几个星期我上网的时候,看到一张网友恶搞的图片。是老蒋在那垂头丧气,旁边配文曰:“当年剿匪不力,让大家失望了。”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那次剿匪运动上非常合适。要不是当年剿匪不力,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山寨”留在中国呢?
最后讲一句,你要是下次在考试时学于信大妈搞抄袭的话,你可以说:“我这是山寨,不是抄袭。”当然,前提是老师是个傻子或者你爸是李刚。(指导教师黄利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