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着《老男孩》那动人的旋律,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久未想起却突然觉得很坚强的父亲。
小时候,为了激励我做家务,他跟我说他五岁开始修理家中门槛,六岁搭板凳烧火做饭,九岁学算术,十一岁就开始帮生产队的父亲算账。我却对此不以为意。
十六岁,父亲考入义堂二中,为了省钱,每次回家不是跑回来就是逃票坐火车回来,但因为家里太穷,最终也就没有高中毕业。学历一直是高中二年级。恰逢好时机,进了镇上一所新开的化工厂,我至今不知道的是,在那个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化学药品的年代里,害怕化学药品的父亲是如何有勇气进入并几年内当上厂里的小主管的!
二十三岁,父亲结婚,为了更高的工资,父亲第一次跳槽,进了县里的铝粉厂,直到我出生并上小学,他一直在那里工作,我仍然难以想像的是,他怎么混到销售经理这个职位的!
三十六岁,铝粉厂里的生意逐渐不景气,父亲第二次跳槽,进入了在当时十分热门的运输业,这一次,他输了,失败的代价是将一整辆货车的货廉价出售,血本无归。在那人生的低谷阶段,他只身前往广州,找到了份洗牛仔裤的工作。为了牛仔裤颜色好看,即使是冬天也要用冷水洗,从电话里听到得最多的是手经常起泡,褪皮,而这,也是我没有想到的……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父亲的生活……
父亲第三次跳槽了。到建筑工地上做事,他开始当学徒,开始向年龄比他小很多的学生喊师傅;开始比其他工人更早起床,更晚睡觉,为的是多接触一会儿那白天难以接触到的观测仪器。再一次令我难以想像的是父亲在一年内掌握了别人大学三年的基本相关内容。建筑工地上,我亲自住过,那个随时地上有钉头,头顶有铁丝的环境下,我实在想像不出来,想像不出来父亲每天走这条路是什么感觉!
但生活终究是要变好的,自此以后,父亲的工资逐渐上涨,2000、3000、4000、5000……虽然这是近两年才有的事,但我也仍然感谢上天,感谢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个好父亲,感谢上天回馈了父亲的勤劳和艰辛!
有一次学校组织团体去武汉,面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面对着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惊叹与喜悦之余,我又想到了我的父亲,独自拖着行李,带去的是那令人不屑的文凭,但怀揣的却是必胜的信念。他当时是什么心情,我再一次无法得知!
感谢父亲,陪我走了这么多年,我没有他那困苦的环境,这是一种幸运。农家出身,我从不抱怨,与同龄人相比,我没有那种温馨的幼儿园,但贫穷教会了我,父亲教会了我,什么叫男人,什么叫坚强!
对于《老男孩》这首歌,我不喜欢它,因为它带点消极的色彩,我想我父亲也不会喜欢它。什么事情,只要你去争取,不会不成功的。“不要让自己的花朵不曾开放就要凋谢。”我对自己说。因为父亲的花朵至今仍未凋零!!(指导教师 钟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