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金石录里,嫩玉集中,文采有后主遗风。”心中易安的形象不知不觉沉浮现于眼前。
我用心仰视李清照瘦削的背影,倾听她渐行渐远的跫音,俯身捧起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瑰宝,以此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那远逝的曼妙红颜。
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过人,婉约清丽的闺阁女子的倩影,追寻那个终日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的背影,追寻那个颠沛流离、晚境凄凉的落魄红颜。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看见一位婉约清丽的妙龄女子泛舟湖上,误入藕花深处,桨声泠泠,“惊起一滩鸥鹭”,是易安。双颊微红的她,高唱“兴尽晚回舟”,双浆轻摇,漫溯莲花更深处。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位沉醉不知归路的女子。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望江楼上,那个柔肠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欲说还休。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闲愁,有谁能体会?载不动许多愁,又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不会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身为女子,易安却更加希望与丈夫朝夕相对,比翼双飞,无奈不如意事太多大繁,红颜渐老的易安多少次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看尽西风卷帘的无情,失落在黄花瘦中,也由此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我站在她身后,目送这个千古丽人。
我又徜徉于蓑草连天的野外,看尽征鸿,怎耐梧桐更兼细雨,心中易安的形象愈加明显。风中的梧桐颤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听易安低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看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杯两盏淡酒独酌。哎,我能拂去匍匐枝干上的落叶,拂不去你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月夺过的浪迹,抚不平人事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上刻下的印记。
心中的易安渐行渐远,我想留住这位宋朝走来的曼妙红颜,却无法挽留。聊作此篇,以纪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纪念远逝的词魂。(指导教师姚丹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