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自古就得到了文人骚客的眷恋,写秋的诗更是多于牛毛,但在我眼里秋不像诗却更像琴瑟之调,秋就像是传说中的仙人用他的双指,在琴瑟上弹出的曲子,琴瑟之调嘤嘤韵韵韵,平平仄仄,有高山志,也有流水情,更有着四季之中秋的音韵。
听,那曲子开始了,一声一调,轻轻的淡淡的,断断续续的,间间歇歇似从远方飘来,琴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许是织女也为这琴声所动,忆起牛郎,于是累了,乏了,停了织云霞,于是那织云霞的线就从织机上流向人间散开了最初的模样,形成雾,有诗曾曰:“香雾云鬃湿,请辉玉壁寒”秋日的雾像是杨贵妃的金步遥,在每个人的头上,起了微风,雾也随之而动,白色的雾袅袅而来,就像灵秀的江南女子踏着莲步自仙境中走来,一缕缕飘逸又轻盈,若李清照在这时节平平仄仄的吟唱的话,这雾浓得定能载得住她的忧愁。雾里看花从来都是美的,因为它给人以朦胧神秘之感,就像这琴瑟之声,低回浅唱,于是我常常在想是不是起雾的时节里,有位仙子在雾深处,穿着有飘带的衣服翩翩起舞,就像是蝴蝶纷飞……给行走的人儿最美的朦胧。
琴瑟的声乐,渐行渐隐,慢慢地到了高潮,琴声越来越响,音奏越来越促,我看到了仙人双指下琴弦的颤动。在秋日的中午,午睡起来,骨头都懒了,整个人蔫蔫的和同学们走在学校的绿荫大道上,这时秋风带着气吞山河的气势迎面而来,没有“风头如刀面如割”的寒冷,也没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侈靡,却只带来清醒,如仙人所弹曲中的一节——惊梦之弦齐弹,却又同一音调,是合弦又非合弦,一个章节就将人从梦魇中拉了也来,合着秋日,秋日特有的菊的清香,吹醒迷茫的人儿,吹散女子的飘带。
高潮已退,尾音响起,慢慢的,一个音停一下,一个音停一下,悠悠然然,风清云谈就像秋暮一样,秋日的落日,散了它的火辣和狠毒,只是将阳光柔柔的散落,投在洁白的墙上,就像新娘脸上的胭脂般美妙,通过稀稀疏疏的树叶,投下斑斑驳驳的影子,人走在树林里就像是穿过了光阴,越过了流年,让人不经意地增了些莫名的感伤,恍惚之间就明白了“弹指间的往昔,英雄叹年少”的意义。
秋,自有她的一番琴瑟之调,是由不染烟火的仙人弹成,不知你可曾想过,赏过、叹过?(指导教师谭碧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