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解读


    我喜欢观察两种人:老人和孩子。其理由不言而喻:我们从来都只说过去看黄山日出,泰山日出或三亚日落的,没有谁去赏中午当头照的烈日,虽旺盛,却无美感。日出雄壮而日落悲壮,最容易引发人对生命的共鸣。世间倒也不乏赏月之人,我把这理解为对死亡的解读,我尚没有登峰造极,就权且看看老人和孩子吧。

    我爱解读老人,绝非锦衣玉食,一脸富贵之相的老人。我观察的老人是杨绛笔下老王式的老人,他们眼中复杂的感情往往让人沉思良久。就像前几天,我透过窗看见小区里站着一位老者,他的发已雪白仿佛结了霜的枯草覆于他的头上,他穿着宽松的衣裤,一阵风欣起了衣摆,我却担心他被风卷走。老人颤颤巍巍地挪至一颗竹子前,凝望了许久,转身离开时,他试了试眼角的泪。

    我看不清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清亮或浑浊,但里面一定注着沧桑与隐忍,坦然与不甘。他是在悲秋吗?想自己随时间流走而渐渐老去,不知还能否看到下一个秋天。他是睹物思人吗?思念许久不来看望他的子女,思念已先离去的老伴。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老人们似乎格外敏感,他们想得比往常任何时候都多,我总看到他们孤寂的背影,领会到他们复杂的心情,他们静默地等待死神降临,但对生命抱有莫大的眷念。从他们不由自主的嗟叹中,若有所思的眼神中,我着实有所领悟了。

    孩子们则完全不同,他们如同初升的太阳,看他们的眼中闪着希望。他们尚未学会怎样用眼神去表达好恶,于是晶亮的瞳仁中尽是纯真和好奇。他们意识仍处于混沌之中,无所顾忌,没有烦恼。不得不承认,人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个时间可以享受到生命的本质。许多人用化妆品来维持如孩童般娇嫩皮肤,却没有人还会修炼一颗了无牵挂的童心。

    老人与孩子的唯一相通之处大概就是无限地接近自然状态。一个将赤裸裸地去,一个已亦裸裸地来,这种交替暗喻着生命的永无止息。就像太阳每时每刻即是旭日又是夕阳一样,它在这一边凄惶地离去时,必在另一边辉煌地升起。

    因此,我从老人和小孩眼中解读到:原来万物皆是一个无所谓开始,也无所谓结束的圆。

  • 云梦一中校园新貌
  • 云梦一中明德楼天鹅台
  • 新大门
  • 教学楼
  • 校友石
注:本文出自梦远文学 高一(4)班 刘立,Copyright © 2010-2025 MYWXS. 梦远文学社 版权所有。如有错误信息、侵权行为及其他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806811263 微信:-mywxs,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最新评论


薄荷梦境: 看到了2025年的新作品了,啥时候又开始办梦远了,不是停刊了好多年吗? 查看原文 03月20日 12:56
珍珍: 老魏不老,老魏恰似苍松,岁月未曾压弯他的脊梁,青春的活力依旧在他的血脉中奔涌;贝却如那春日繁花,不慎被命运的顽石绊住,青春的舞步在此处乱了节拍 。 查看原文 03月11日 20:51
小梦: 行文逻辑清晰,开篇点题,随后层层递进,结尾升华主题,一气呵成。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强烈共鸣,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佳作 。 查看原文 03月09日 11:16
残荷听雨: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潺潺溪流般滋润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回归内心,思索成长的真谛,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佳作。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10
桃梦: 语言流畅优美,情感真挚,如潺潺溪流滋润读者心田,激励人们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给人以鼓舞与力量 !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0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