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脑海中又回想起从鲁迅的笔端下流淌出的这段文字,令我陷入一种深思,去细酌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真的猛士。
思绪在时空的遂道中穿梭,最终定格在了千年之前的汩罗江畔。我在江边四处寻望,目光企及之处竟寻见了你的身影。那日的汩罗江畔刮着冷清的风,它轻轻地将你素白衣袖揉进在灰霾的苍穹下略显哀愁的云雾里。你时而举目眺望远去,不知在你的目光尽头是否有着一个清洁干净的世界。时而你又深深地长叹,高吟着无人能明了的诗篇。在这片你所挚爱的土地上,你的悲歌似已无处安放了。于是你怀抱起地上的石,从容地赴往另一个清洁而又干净的世界。风依然吹着,江水泛起的涟漪渐渐地化为一抹平静,然而我终究明白,这世间的不平静才刚刚开始。
屈子的身影远去了,但他的离去却给了后人无穷无尽的思索。他以从容的身躯诠释了死的壮烈,也让我们看到了猛士那颗自由而又高尚的心。
历史的长河从古代流向近代,我在战火的硝烟中继续寻望着猛士的身影。
这是1940年的5月,身为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亲自率领直属特务营和第74师的两个团向日军出击,将敌人截为两段。然而此刻日军却集结重兵对张自忠实行南北来击,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他依然高喊着“杀敌报国”。最后壮烈殉国。
淋漓的鲜血阻挡不了他杀敌的斗志,战火的硝烟蒙蔽不了他冰洁的灵魂,即使顽强的抵抗仍换来战争的失败,但他面对这生死时的英勇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却会永存于中华儿女的心中。
这才是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以及淋漓的鲜血的猛士。
屈原和张自忠用轰轰烈烈的死为我们诠释了死的悲壮以及猛士不屈的灵魂。
我在历史长河的尽头眺望着他们离去时的身影,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和崇敬。
猛士的歌不会老去,那些动人心魄的伟大历史篇章也永远不会老去。
就让你我共举洁白与清忠,去吟一曲猛士的悲歌。(指导教师:郑又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