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化 薪火相传


冯骥才曾道:“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过眼云烟皆消散,唯有金石沉默。时间的浪潮卷携着旧日景象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唯独那一件件青铜器皿、那一座座香火佛庙、那一声声生旦戏曲……在岁月的洗涤中熠熠生辉,于静默之中自语着那些前尘往事的历历脉络。古文、诗词曲赋、曲艺、国画、书法、对联……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凝聚着、维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绵延不绝。

文化遗产不但是历史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们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更应该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如同车轮一般载着祖国稳步前行于世界之林。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隔着时空的壁垒,我们却能以诗词歌赋作为媒介,体会到先辈们的喜怒哀乐。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体会战火纷飞亲人离散的仇怨;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体会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不公;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体会青年人独有的朝气与豪情壮志。正是文化让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跨越千年相遇,当代人在体会文化之余,亦有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大西北的荒漠戈壁,狂风卷着黄沙,北京大学毕业的樊锦诗却心甘情愿地以青丝换白发,潜心守护并研究敦煌莫高窟,以数字化的形式建立档案使其“永生”。她终于用多年的坚守,延续了文化遗产璀璨的生命。

凝结在滚滚的历史长河,文明底蕴构筑了我们的地基,文化为我们的民族发展做出了滋养。水有源——其流不穷;树有根——其生不穷。是以当代人在体会文化之余,以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相遇生活 绽放新光

2023年《逃出大英博物馆》展示各种珍贵文物与历史遗迹,唤起观众对守护传承文化的思考;北京大学毕业的樊锦诗以半生经历建立敦煌电子档案,使其“永生”,而遇见敦煌光影技术,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造就全新的光影世界,再现敦煌石窟之惊鸿绚烂。是的,传统文化从来都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我们正以适应当代的风格,不断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新的光芒。

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梦博物馆参观出土的秦汉简牍,指出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是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时间的考证,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让文化凝聚起一代又一代的力量,成为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

  • 云梦一中校园新貌
  • 云梦一中明德楼天鹅台
  • 新大门
  • 教学楼
  • 校友石
注:本文出自梦远文学高二4班 陈菲,Copyright © 2010-2025 MYWXS. 梦远文学社 版权所有。如有错误信息、侵权行为及其他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806811263 微信:-mywxs,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最新评论


薄荷梦境: 看到了2025年的新作品了,啥时候又开始办梦远了,不是停刊了好多年吗? 查看原文 03月20日 12:56
珍珍: 老魏不老,老魏恰似苍松,岁月未曾压弯他的脊梁,青春的活力依旧在他的血脉中奔涌;贝却如那春日繁花,不慎被命运的顽石绊住,青春的舞步在此处乱了节拍 。 查看原文 03月11日 20:51
小梦: 行文逻辑清晰,开篇点题,随后层层递进,结尾升华主题,一气呵成。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强烈共鸣,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佳作 。 查看原文 03月09日 11:16
残荷听雨: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潺潺溪流般滋润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回归内心,思索成长的真谛,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佳作。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10
桃梦: 语言流畅优美,情感真挚,如潺潺溪流滋润读者心田,激励人们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给人以鼓舞与力量 !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0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