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哈佛还是要钱,二选一


    新东方老师每天接触的学生粉丝实在太多,也许一两天还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真得以为自己非同凡响了。

    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离开。新东方有不少我的前辈在走出新东方的光环之后寻找到了自己新的舞台。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钱永强。钱永强“其貌不扬”,但是据说聪明绝顶。在新东方工作期间,玩期货、炒股票、买债券,积累了足够的经历和资金之后到耶鲁大学攻读MBA,回国之后成长为一个著名的风险投资人,中国福布斯排行榜排名前500之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总裁秘书张晓楠老师、新东方三剑客之一杨继老师等等。

    在留在新东方还是去美国留学这个问题上,我和母亲也曾经爆发过激烈的冲突。母亲不希望我冒任何的风险。在她看来,我一个月可以挣到她一年的工资,干吗还要折腾?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待在新东方,挣点钱,买套房子,然后娶个老婆生孩子。不过母亲有母亲的矛盾,她不舍得我辛苦,又希望我能活得更有出息,但是生活得中规中矩,没有挑战,又怎么能更有出息呢?

    “你自己决定吧。”母亲在我身边矛盾地很痛苦,于是在陪着我考完了寄托考试,送上了所有的申请材料之后坐着火车回老家了。

    母亲虽然身在老家,但是心忧天下。虽然她并不支持我出国,但是当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了,她的立场慢慢松动。在我拿到哥伦比亚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我兴奋地给她打电话:“妈,我要去哥伦比亚啦!”母亲却对我说:“孩子,稳住。”

    一个星期之后,我又收到了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我又给她打电话:“妈,我要去斯坦福啦。”

    “孩子,稳住。咱再等等。”母亲仍然沉得住气。

    每当我收到一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我都会和她上演这样一段类似的对话。有几次学校催我,我当时差点咬咬牙“从”了。但是在母亲的坚持下。我一直在等。

    后来哈佛给我发录取通知书了,我再次给母亲打电话,说,“妈,我要去哈佛啦。”

    母亲这次非常爽快:“孩子,咱别等了!”

    离开,也意味着放弃。当我在新东方工作到第四年的时候,正是新东方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时候。2006年3月,我陆陆续续拿到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通知书,就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国内部的主任周雷我离开的想法,好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寻找新的老师。

    9月上旬我办理了离职手续赴美国读书,9月中旬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之间只相隔了大概10天,但是这10天意味着我放弃了我在新东方工作了四年所应该得到的期权。

    期权和哈佛之间,我选择了哈佛。“财富以后还可以获得,但是年轻的时候去看世界,以后不一定还有机会。”我边安慰自己,边收拾着三大箱子的行李,把满屋的书寄存在一个朋友家。我关闭了当时已经人气很旺的博客,登上去美国留学的航班,飞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上完新东方的最后一节课,我对着新东方总部的新东方标志鞠了一躬,感谢这所学校给我带来的成长,没有这段新东方的经历,我很难有能力圆自己的出国梦。

    

  • 云梦一中校园新貌
  • 云梦一中明德楼天鹅台
  • 新大门
  • 教学楼
  • 校友石
注:本文出自梦远文学网络 未知,Copyright © 2010-2025 MYWXS. 梦远文学社 版权所有。如有错误信息、侵权行为及其他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806811263 微信:-mywxs,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最新评论


薄荷梦境: 看到了2025年的新作品了,啥时候又开始办梦远了,不是停刊了好多年吗? 查看原文 03月20日 12:56
珍珍: 老魏不老,老魏恰似苍松,岁月未曾压弯他的脊梁,青春的活力依旧在他的血脉中奔涌;贝却如那春日繁花,不慎被命运的顽石绊住,青春的舞步在此处乱了节拍 。 查看原文 03月11日 20:51
小梦: 行文逻辑清晰,开篇点题,随后层层递进,结尾升华主题,一气呵成。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强烈共鸣,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佳作 。 查看原文 03月09日 11:16
残荷听雨: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潺潺溪流般滋润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回归内心,思索成长的真谛,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佳作。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10
桃梦: 语言流畅优美,情感真挚,如潺潺溪流滋润读者心田,激励人们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给人以鼓舞与力量 !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0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