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响彻天空的钟声穿过过去一年的时光,到达新年的伊始,中华大地上便笼罩了一股温热的气息。它并不显著,却又无处不在。它可以是门楣上挂着的灯笼映出的层层光晕,也可以是饭桌上的欢声笑语;可以是红包载着的珍重情谊与祝福,也可以是从未断绝的鞭炮声、烟火色,人们称它为“年味”。
年味是浓厚的。年的到来并不需要提前预示。它不用通过街道上的大屏介绍,也不要商贩们大街小巷的鼓吹。当你看到一辆辆汽车奔赴家乡,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就可以知道春节将至。街道上的汽车轰鸣,小孩子们燃放的烟火,大人们手中酒杯的碰撞声,都是年味。它是厚重的,不可忽视,它蕴含着人们对自己对他人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年味是清浅的。年的到来无声无息,它的到场没有恢宏盛大的仪式,只是随着时间悄悄地浸润每一土地、每一缕空气。当某一天你忽然发现亲朋好友都纷纷回到家乡,目之所及一片红色,才恍然大悟它的到来。亲人间的亲切问候,好友间的美好祝福,陌生人的浅浅微笑,一切让人暖心的事物,都有年味的身影。它是浅淡的,并不会惹人驻足,只是格外令人感慨情谊的美好。
年味是隽永的,是经久不衰的。它伴随着春节跨越千年,是中华民族情感与记忆的纽带。从除夕夜的团圆饭到正月初一的拜年习俗,从火红的对联到热闹的鞭炮声,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情感内涵与人文精神。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春晚必备《难忘今宵》,它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氛围,而是更深沉的情感,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彰显,永远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年味在时间的滋养下绵延不息,我们在岁月的洗礼中一往无前。
(指导教师:冯耀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