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文化传承


春节假期,这段充满温馨的时光,不仅是一段休息的日子,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传统传统文化的机会。

贴春贴联是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今年我不仅贴了春联,还尝试写了春联。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我学着用毛笔。从最初的歪歪扭扭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我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它不仅是文字艺术,更是心灵的修炼,让人在书写中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红彤彤的对联上,一笔一划间显露出的不仅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传统习俗的代代传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年以前,我们的古人就热衷于用鞭炮声辞旧迎新。春节这几天,鞭炮声时有时无,此起彼伏。有时突然地响起一阵鞭炮声,着实有些恼人。不过,放鞭炮就该这样。声音越大越刺耳,人们心里才越过瘾,仿佛是要把旧的一年中所有的不痛快都发泄出来。放鞭炮,虽不需要手舞足蹈,却也是一种刻在我们民族基因的狂欢。

包饺子就更有意思。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爸妈不聊我的学习,我也不刷视频,不玩游戏。火炉上,烤着酥脆的瓜子和温热的砂糖橘。围坐在火炉边,我们暗自比较谁包的饺子最可爱。爸爸的手最大,手茧也多,但是他包的饺子却最精致、饱满,像年画上抱着鲤鱼哈哈大笑的胖娃娃。妈妈打趣说,以后包饺子的活都留给爸爸。一家人一起包饺子,这不就是我们民族代代追求的阖家团圆嘛!

我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舞狮表演。穿上五彩斑斓的表演服,手持龇牙咧嘴的狮子头,伴着锣鼓声的节奏,我们在大街小巷里穿梭。每一次翻滚,每一次跳跃,都让我更加深到地理解了舞狮背后所蕴含的力量与勇气。

在这个春节里,我还观看了许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等。这些作品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去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们的仪式感或许没那么强,但是恰恰是这些琐碎的小事情,蕴含着我们记忆最深处的年味。

(指导老师:蔡超)


  • 云梦一中校园新貌
  • 云梦一中明德楼天鹅台
  • 新大门
  • 教学楼
  • 校友石
注:本文出自梦远文学高一(15) 黄远洋,Copyright © 2010-2025 MYWXS. 梦远文学社 版权所有。如有错误信息、侵权行为及其他相关问题,请联系我们QQ:806811263 微信:-mywxs,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最新评论


薄荷梦境: 看到了2025年的新作品了,啥时候又开始办梦远了,不是停刊了好多年吗? 查看原文 03月20日 12:56
珍珍: 老魏不老,老魏恰似苍松,岁月未曾压弯他的脊梁,青春的活力依旧在他的血脉中奔涌;贝却如那春日繁花,不慎被命运的顽石绊住,青春的舞步在此处乱了节拍 。 查看原文 03月11日 20:51
小梦: 行文逻辑清晰,开篇点题,随后层层递进,结尾升华主题,一气呵成。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使读者沉浸其中,产生强烈共鸣,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佳作 。 查看原文 03月09日 11:16
残荷听雨: 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在平实的文字中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如潺潺溪流般滋润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回归内心,思索成长的真谛,是一首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美感的佳作。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10
桃梦: 语言流畅优美,情感真挚,如潺潺溪流滋润读者心田,激励人们在逐梦路上坚定前行,给人以鼓舞与力量 ! 查看原文 02月22日 09:0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