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比阅读
1. 对比以下两则议论文主体段,你觉得哪一则文段更好,为什么?
甲: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以守正固本为前提的创新转化。敦煌研究院推出"敦煌诗巾"小程序让用户设计专属纹样,访问量超3000万次。孔子学院在全球有500多所,教外国人学中文。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用科技复原唐代舞蹈,点击量破亿。
乙: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以守正固本为前提的创新转化。若将传统文化比作古树,传承是深扎于土的根系,创新则是向阳新生的枝叶。敦煌研究院用数字技术复原壁画,既建立全球最全的敦煌艺术数据库,又推出"敦煌诗巾"小程序让用户设计专属纹样,访问量超3000万次。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以考古报告为据复原唐代妆容服饰,再通过5G+AR技术让舞者穿梭于虚拟山水与文物之间,首播点击量破5亿次。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敦煌的数字化是"守正"的技术延伸,而《唐宫夜宴》的爆火正印证:唯有让千年舞姿扎根历史原貌的土壤,科技赋能才能真正催发文化新枝。唯有让文化基因在当代语境中重组表达,传统方能褪去博物馆的尘埃,成为涌动不息的长河。
明确:原稿采用"论点+三个并列案例"的平面结构,呈现为"敦煌诗巾-孔子学院-唐宫夜宴"的罗列模式,三个案例间缺乏逻辑关联。修改稿则包含了完整的结构:观点句、阐释句、两个事实论据、分析句和小结句。而且先以古树之喻建立"根系-枝叶"的意象系统,继而精选敦煌与唐宫两个典型例证,形成"数字化保护"与"艺术化呈现"的互补关系,最终通过"对立统一"的辩证分析收束全段,形成完整的论证闭环。
二、掌握结构
规范议论文主体段五步法
观点句:语段中心(位置:主体段的段首;句式:简洁的陈述句;数量:一句;句末标点:句号。)
阐释句:道理论证(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事例句:事实论据(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要求只写人物、事件、结果;不要细节描写,删除无关情节,紧扣观点句,最好点出关键词。)
分析句:分析说理(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
总结句:推出结论(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三、议论文主体段写作技巧
1.观点句(精准定位,纲举目张)。段落起始部分,是观点句,又是文章的分论点,一般是一个简洁的陈述句(15-20字),含关键词,开门见山,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在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
示例一:传承是创新的根系,让文明基因深植历史厚土。
示例二:创新是传承的活水,让文化血脉奔涌时代浪潮。
示例三:守正与创新是文明的双翼,让传统与现代共振时代强音。
2.阐释句(深度剖析,妙笔生花)。阐,开也;释,解也。(《说文解字》)议论文为什么要“阐释”?因为议论文要“说理”,说理就要把你要讲观点给说开了,解释清楚了。
(1)概念阐释。例:真正的低调并非刻意示弱,而是勘破欲望本质后的战略性精神俯冲。真正的低调是一种无欲则刚的力量,是一种参透人生后的清醒,是一种阅历人世沧桑后的渐悟。
(2)引用阐释。例:和谐,不仅是本邦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正反对比阐释。例:才能是成就事业、成就功名的关键。一个人有才能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才能,肯定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4)因果阐释。例:担当国家重担的人,必将千古流芳。正因他们将苍生疾苦熔铸为精神丰碑,在危难时刻挺起民族脊梁,所以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矗立成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5)假设阐释。例: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6) 比喻阐释。例: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 。
(7)条件分析阐释。例:生活上的成功源于对快乐美好向往的坚持。每个人难免经历生老病死,只有坚持对快乐总怀着美好向往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牛刀小试:请以“坚持是化平凡为卓越的刻刀”为论点,运用所学的阐述方法,撰写一句阐释句。(至少三种方法)
参考答案:
(1)概念阐释法:所谓坚持,绝非机械重复的苦熬(否定错误认知),而是瞄准目标的定向积累(本质定义)。
(2)引用阐释法: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比喻阐释法:坚持如同玉工执砣,以岁月为砂,将顽石之质琢成温润生辉的和氏璧。
(4)假设阐释句:若无坚持为刃,纵有璞玉之资,亦难逃蒙尘之命运。
(5)因果阐释句:正是坚持在岁月长河中执刀不辍,方将顽石雕琢出惊世之纹。
3.事例句(精挑细选,以例服人)。围绕论点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叙述简明扼要,紧扣分论点,将关键词写进事例。一个主体段中,无论使用几个事例,事实论据在段落中所占的比例不要超过篇幅的1/2。单个的事例,可以略加叙述,多个事例组合,则每个事例尽可能精简,两三句带过重点即可。
写事例句的方法 :
(1)同构叠加法:事例性质相同,并列在一起,共同证明一个道理。
如:①坚持,是穿越漫长黑夜的北斗星,指引着追梦者在时光长河中摆渡。②当达芬奇在幽暗的工作室描绘《蒙娜丽莎》时,他用十六年时光在画布上堆叠出神秘的微笑,终于让文艺复兴的光芒穿透画布直抵人心;③当居里夫人在简陋的棚屋中提炼镭元素时,她用四年光阴在废渣里淘洗出奇迹的荧光,终于让科学史册镌刻下女性的荣光;④当贝多芬在失聪的绝境中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用十年生命在琴键上敲击出命运的强音,终于让欢乐颂歌响彻寰宇。⑤这些跨越时空的坚守者,都在用近乎偏执的执着诠释着:真正的梦想从不是灵光乍现的璀璨,而是把简单做到极致的虔诚。他们用重复的岁月编织出奇迹的经纬,在看似枯燥的坚持里,蕴藏着改写世界的能量。
(2)正反对比法:事例性质相反,并列对举,对比突出一个道理。
如: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②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是古代仁人志士的最高人生追求,也是当代青年人应该矢志不渝培养的核心价值观。③“00”后消防员王佛军、徐鹏龙在凉山森林火灾中英勇牺牲,成为“最美逆行者”。④他们的青春虽短暂,却是颇具价值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辜负自己的青春。⑤传说岳母曾在岳飞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正值青春的岳飞从此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抗金救国。⑥而奸臣秦桧只为苟且偷安,虽有才华,却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缪丑”。⑦这些穿越时空的生命轨迹,都在诠释着"明德"二字的真谛:真正的青春价值不在岁月长短,而在精神高度。王佛军、徐鹏龙们用生命托举的"至善"之光,与岳飞背上的"尽忠"刺青交相辉映,在历史长河中凝结成永恒的坐标;而秦桧的苟安之耻,恰似一面警世的铜镜——当青春与家国同频共振时,最平凡的生命也能铸就史诗般的丰碑,这正是"大学之道"在当下最生动的注脚。
(3)排引组合法:将名人事例和引用诗文名句巧妙叠加在一起,共同证明某个道理。
如:①何为责任?那便是忠于信念。②当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归国时,他用"我的事业在中国"的誓言,将青春熔铸成"两弹一星"的冲天烈焰;③当邓稼先隐入戈壁荒漠时,他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坚守,让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绽放东方骄傲;④当李兰娟逆行的身影出现在武汉疫区时,她用"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的担当,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⑤范华芳曾说到:“责任并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应具有的信念。”⑥他们如同托举火炬的接力者,在时代长河中传递着责任的火种:一棒是冲破封锁的科技突围,一棒是默默无闻的为国铸盾,一棒是白衣执甲的逆行出征。当个人信念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最平凡的坚守也能铸就永恒的丰碑。
4.分析句(抽丝剥茧,洞察本质)。分析句是连接事例句与观点句的桥梁,不可或缺。它能够让事例与观点紧密相连,避免文章出现“以叙代议”的弊病。
(1)归纳分析法: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2)假设分析法:对事例进行反向假设,推测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3)因果分析法:将事例视为 “果”,深入探究产生这一结果的 “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