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宁作深泥玉,不作媚渚兰
二(5)班 盛凯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风光一时,炫耀一世,斗转星移,浮华碾为尘土,唯有那刚正不阿的铮铮铁汉仍能在人们心里激起朵朵浪花。寇准敢犯龙颜,冒死进谏,扬名天下,有民谣曰:“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陶渊明清高耿介,不为五斗米折腰,傲视权贵,走得清明……刚正的人总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无畏生死,不惧权势,毫迈铿锵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指导教师 余子明)
2、“寒冬傲梅”——徐悲鸿
二(5)班 龚艺璇
如一枝怒放在寒冬腊月中的梅花,徐悲鸿裹扶一股刚正之气,傲立于天地之间。他刚正耿直,绝不趋炎附势,拒绝为蒋介石作画,面对张道藩的威胁,丝毫不动摇自己心中的正气。他以“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为座右铭。行走于纷乱尘世之中,傲立于清廉天地之下,只为那心中的一份傲气,一种信念,永不低头。(指导教师 余子明)
3、浩然正气
二(5)班 陈加瑞
在惶恐滩头诉说着惶恐,在零丁洋里感叹着零丁。可他却一身浩然正气。不被功名利禄所惑,不被强暴所服。于是他仰天大笑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毅然地视死如归。生命虽逝,正气犹存!(指导教师 余子明)
4、不屈的嵇康
二(5)班 熊雪晴
一片竹林,一把古瑟,一个遥远的年代。在夕阳的映照下,一个未被历史遗忘的才子在树下品味人生……他,一个年轻的侠客,他“刚肠疾恶”,他隐居山林,但又不甘沉沦,他是不屈的战士!在刑场上,他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曲《广陵散》弹完,他毅然离开了这混浊的尘世……(指导教师 余子明)
5、回荡在汩罗江边的刚正之气
二(6)班 李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拥有一身正气,他看不惯楚怀王被奸臣迷惑,他怀着一腔刚正之气,带着无奈与不甘,远离了朝廷,即使他被放逐,他仍然没有与其他一样为了名利金钱而放弃自己的刚正之气。于是,他带着一身刚正之气,行走在沅湘江畔,面色枯槁,长发披肩,漠然无情,他在汩罗江畔,纵身一跃,宁死也不改自己的刚正品质,这就是刚正的屈原。(指导教师 余子明)
6、刚刚正正其骨气
二(6)班 张洲
一生浮沉,历史坎坷,只因心中那股正气,收复河山。你兵败被俘,身陷绝境,面对敌人种种威逼利诱,你并没有妥协,你慷慨悲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用行动向世人诠释着:“刚正好男儿”,敌人拿你毫无办法,敌人怕了,惟有把你送上断头台,你毫无畏惧之情,一身正气,慷慨就义,你的灵魂却长留人间,你的刚正感召着历代文人墨客。(指导教师 余子明)
7、让刚正之风永吹
二(13)班 黄梦薇
居山谷,刚正就会蜿蜒直上,无论山谷多高峻;处江中,刚正就会奔腾而涌,无论江涛多险阻;倚泉眼,刚正就会涓流无声,无论岩峰多崎岖……
刚正如火,如火般耀眼夺目,如火般斗志昂扬。“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这永留清史的《正气歌》正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最好的写照。南宋灭亡,文天祥坚决不肯投降,被元世祖囚禁于暗无天日的死狱之中,文天祥强忍痛苦,百辱不屈悍卫国家尊严。当被处死之时,年仅47岁的文天祥在柴市刑场向南而拜后从容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美名。他刚正的英雄形象也深深地震撼了所有人。惟有刚正的人,才能如烈火金刚般坚强勇敢,铮铮铁骨在平凡人间万古垂青。
刚正如石,如石般坚硬顽强,如石般无坚不摧。嵇康,魏晋文学家,思想家。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性格刚烈,耿直,对乌烟瘴气,尔虞我诈的官场仕途深恶痛绝。大将军司马昭曾想聘稽康为自己的椽史,他坚守志向不愿出任,离家躲避到河东,并写下了著名的绝文书,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司马氏集团腐朽统治的决绝态度,字里行间跳跃着大胆的反抗精神。体现了嵇康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正义之气,惟有刚正的人,才能够如亘古磐石般傲立不倒,在污浊黑暗的社会中熠熠生辉。
刚正如水,如水般清澈晶莹,如水般无处不在。屈原学识渊博,明于治国的道理,又擅长外交辞令。楚怀王在位时,他担任左徒的官职,深得楚怀王信任。但小人中伤,君主不察,志洁行廉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次遭诬陷、迫害。旷世的孤独和忧伤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但屈原坚持真理,百折不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群丑乱舞的世道里,他决不妥协,孤军奋战。屈原怀瑾握瑜,正道直行。惟有刚正的人,才能如出水芙蓉般纤尘不染,亭宁玉立于世俗之间,流芳百世。
让刚正之风永吹,吹出一片明媚春光……(指导教师 骆中华)
8、一位战胜皇帝的德国老人
二(3)班 徐婉莹
面对位高权重之人,很多人唯唯诺诺,阿腴奉承。但就是在这个让人看不清真实的世界里,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100多年前,一位德国老人的磨坊旁建起了当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书房。磨坊的风车每日吱嘎吱嘎地转动,搅了威廉二世读书的雅兴,于是他命令老人搬家。老人却理直气壮地拒绝:“我家祖辈都住在这里,我为什么要搬家?要嫌这里吵,让皇帝搬家好了!”在官兵们使用暴力强行让他搬家后,老人一纸诉状把皇帝告上法庭。而执法官面对位高权重的皇帝,毅然选择站在法律这边,判皇帝败诉,并让他搬离了书房。
俄罗斯机长拒绝高官
2011年6月8日,俄罗斯航空公司高级机长安德烈·利特维诺夫接到空管调度长的通知,由于有一位高级官员未能按时登机,飞机将推迟起飞。如果换成一般人,飞机将推迟起飞,也许会认为飞机为官员推迟起飞理所当然。然而,在安德烈机长看来,他驾驶的是飞机,不是包机,不能为了一个人而耽误其它乘客的时间,并且也没有人能凌驾于人民和法律之上,政府官员更不行。于是他坚持要飞机按时起飞。虽然最终他的坚持并没有成功,但他不惧权势,刚正不阿的态度能够说明一切。身为机长,他坚持自己的原则,明确自己的责任,以民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足以获得最高的褒赞。(指导教师 马丽红)
顾顺章卖主求荣,投奔反共分子
二(4)班 张旷
顾顺章本是共产党情报科的一名重要成员,掌握着党内许多军事机密,然而,在利益的诱惑,在权势的驱使下,他投奔了军统,当了国民党的一名间谍,在他的指认下,国民党牢房内的许多本可以逃过死刑的共产党党员都被认出并惨遭杀害,顾顺章,这个共产党的叛徒,这个军统的走狗,他心中的那杆刚正的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偏向了名利,失去刚正之气的他,也终于自尝苦果——由于在两党方面都掌握着军事机密,顾顺章最终被国民党秘密处死。而顾顺章这种不刚不正的人,永远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会被万古唾弃。(指导教师 马丽红)
苏格拉底的哲学
二(3)班 朱磊
刚正之人永远保守真理,不阿世媚俗。古希借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当时奴隶主统治者控告他传布另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判了他死刑。他从容地对法官说:“作为一位哲人,我坚持哲人的节操,如果你提出条件,说只要我以后不再从事哲学研究,就可以放我,那么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着,就永远不放弃我的信仰。”他誓死坚守真理的刚正气节,值得后世敬仰。(指导教师 马丽红)
9、照海倚天
二(19)班 张成
一个年少时就才学出众的天才,一个二十多岁就考取进士的学者,一个当清政府在太平天国打击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挺身救驾的勇者,他曾在官场上春风得意,官至极品,也饱受倾乱,郁居乡里;曾在战场上带甲百方,挥斥方遵,也曾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尽。
历览前贤,有秦皇汉武的风骚,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弯弓和大雕。为官则清正无私,举贤若渴;为将则机智沉稳,步步为营;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的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亲,不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这些事实,不知是有意,还是不得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驰飞奔,也许只有历史才能更好地诠释,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他,——曾国藩,功过是非自有后人公论。(指导教师 郑又余)
10、黑脸包公
二(7)班 陈倩
黑脸包公,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不畏强权,不循私情。皇亲国戚犯法,他打!贵族有罪,虎头铡侍候!嫡亲侄儿杀人,狗头铡上场!他打皇亲,斩权贵,灭嫡亲!他遵法,他守法,他护法!
除暴安良女英雄
一介弱女子,一个弱者,却活出了强者的姿态!她本可以安适地相夫教子,过着悠闲的生活,却不甘骨子里的烈性!多少次,她栉风沐雨!多少次,她彻夜难归!多少次,她身先士卒!扫恶打黑,她当仁不让;除暴安良,她冲在最前,一身傲骨,一身正气!任长霞!
铁臂律师苏向祥
前前后后三十万,奔波劳碌多少年!为中国叫屈,控诉日本。他,被辞退!但他丝毫不放弃,坚持着正义,坚信着法律。面对诱惑,他不动心;面对威胁,他不畏惧。誓死捍卫祖国的利益,用瘦小的肩膀担当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敢说,说尽日本丑恶嘴脸,说尽中国辛酸历程!他更敢做,做他人不敢做之事!为中国叫屈,控诉日本!铁臂律师苏向祥!
试问刚正在何方?
曾经戏言:“有后台就是好!《西游记》里有后台的娇精都被师父、主人领走了,没有后台的都被孙悟空一棒打死了!”现今社会又何偿没有这种现象?官二代、富二代不就是那些个妖怪吗?整日充当保护神、拉关系的贪官污吏不就是那些个神仙吗?“我爸是李刚”、“造假状元何川洋”、“花季少年撞车打人”……这些事数见不鲜,为什么没人治?为什么没人管?就因为那盘根错节的关系!就因为有那用百姓血肉堆砌起来的后台!贪官污吏们,我问你们,你们的刚正在哪里?社会,试问刚正在何方?(指导教师 李丽)
11、永不弃——刚正
二(7)班 王海艳
你一罢又罢,你罢了多少次官?你不服这个封建社会的统治,你罢;你不攀附权贵,你罢;你因皇上不为民着想,你罢;你因官员贪脏枉法,你罢……海瑞罢官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中的内涵呢?是他的刚正,是他竭力维护自己的人格,是他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可后来又有多少人学到了他的精神呢?做人应刚正,失去了刚正,你就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失去刚正,你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失去刚正,你将变得麻木不仁……
卖国求荣失刚正
宋朝的王钦,为了名利和地位,他卖国,决定将自己国家的情报告诉敌方,使正在沙场拼搏的杨宗保惨败。国家输了,你乐了;百姓苦了,你笑了……你的刚正呢?在那一刹那,全都扼杀了。你并不感到惋惜,你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 你自以为有了地位和金钱,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错!错!错!并不是这样的,你卸下刚正,背上了卖国的罪名,你依然不以为意,我们为你感到悲哀。中国人,请不要卸下你尽头的刚正!(指导教师 李丽)
12、刚正
二(22)班 邹佳豪
一生刚正不屈的沈从文,不愿做媚上取宠的政治工具,不愿写虚伪的载道之文。他在当时受尽冷潮,看尽白眼,历尽坎坷,遭尽磨难。在别人眼里他不识时务,然而他知道文人就应该刚正不屈,做到“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坚持为人为民为国家作文。
刚正不屈,抛弃尽在眼前的荣华宝贵,沈从文就像一朵白云,一朵无心出岫的白云,萦绕在中国文学史的青峰翠峦中,编织出一幅独特的梦幻般美丽而神奇的图画。
“都市杀嵇康,斯人在久矣,其事甚昭章”,心比金坚,刚正不屈!
一种清风,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杯素酒,嵇康“肃肃如月下松,高而徐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如君鸟乍散,众鸟齐翔。手中铁锤用力在砧板上敲打。任是将功名利碌打碎,打出了一种不屈从权贵的刚正不阿的精神。然而贤者人人都欲求而得之。于是,他被看好。但他毅然拒绝了仕之请,得罪了朝庭。在断头台前,他不惧,不怒,不泣,不悲,一曲《广陵散》送他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嵇康从此名留青史,为无数后人景仰。是什么让嵇康名留青史呢?正是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指导教师 周泽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