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历史的雪泥鸿瓜,嫦娥与玉免的神话故事深入人心,那一轮亮黄的月亮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掀开现世的卷轴,嫦娥五号揭开月背面纱,那里并没有吴质所倚的“桂树”,也没有嫦娥玉兔。那我们是否不再相信神话而变得机械呢?掩卷覃思,方悟得:科技为楫渡河汉,浪漫为羽翔云霄。
科技为楫彰显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帮助我们渡过未知河汉。
科技,让月球近在咫尺。科技的发展不仅驱散了蒙昧的黑暗,而且带领我们探索更广大的世界。秉持着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哥白尼敢于提出“日心说”挑战教会权威;随着科技发展,“日心说”终得正名。保持着永不消退的好奇精神,马斯克开创spaceX公司,为实现自己的“火星移民”计划,投入大量科研经费,让浩瀚的星空对普通人来说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正是他们的探索精神推动科技不断发展,才让人们打破了神学束缚,揭开了宇宙的一隅。而吾侪青年也应当如他们,保有理性,借助科技之楫渡未知河汉。
浪漫为羽昭示对未知的无限想象,助推我们遨游云霄之上。
尼采有言:“社会的进步就像阶梯,你越往上走,上面就还有阶梯。”而浪漫的思维正是开拓阶梯的利剑,防止我们因荆棘丛生而停滞不前。且叹王阳明“格竹”失败后并没有否定自己,而是保有浪漫的想象不断对世界发问,终开创心学。且看航天员桂海潮从小便憧憬浪漫的天穹,经刻苦奋斗后实现梦想。倘若他们没有浪漫的想象,那么何来儒道大成梦想成真呢?吾侪青年也应有此想象,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域。
科技为楫,不是放弃感性沦为冰冷的机器;浪漫为羽,不是脱离实际变得虚无缥缈。
科技发展与浪漫想象犹如两条河流,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不仅使“月球”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且让“月亮”也近在咫尺。君且看,中国航天重器“天问”“嫦娥”“祝融”“羲和”,既有科技发展的理性严谨,又不失神话故事的浪漫想象。而当代青年也应如此,既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又有浪漫的好奇心,做祖国的接班人。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青年不必担忧失去了本真的好奇离月亮越来越远,我们当以科技为楫渡河汉,浪漫为羽翔云霄,实现跨越!
(指导教师:徐颖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