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是什么?是烟花绽放时的绚烂光彩,是团圆饭桌上的腾腾热气,是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是互道祝福时的真诚笑脸。年味,是中华民族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独特印记,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温暖的情感。
年味体现在特定的仪式感中。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四除尘日,家家户户打扫房屋,寓意除旧迎新,除夕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这些传统习俗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春节习俗不仅是形式上的庆祝,更是文化上的传承。
年味是情感的凝聚。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无论距离有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家团聚。车站里、机场中,那一张张归心似箭的面孔,那一个个匆忙而坚定的脚步,都承载着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渴望。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过年就是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在当代社会虽然很多年轻人选择旅游过年,但通过视频拜年、网络红包等方式依然保持着情感的连接,这种情感的传承是年味最重要的内涵。
年味需要在创新中传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一些传统年俗确实变淡了,但一些新的过年方式不断涌现,让新年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央视春晚到网络直播,从电子红包到云端拜年,年味的表现形式在创新中发展。2025年央视春晚上巜秧bot》节目中,机器人与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者们一同登场,身穿花棉袄的机器人挥舞着手绢,与舞者们默契配合,整齐划一的扭动起了秧歌,这些机器人身高约1.8米,不仅能精确跟上秧歌的节奏,还能轻松完成旋转手绢抛接等高难度动作,体现传统艺术的创新传承。
年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它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底,尽管时代在变迁,过年的方式或许有所改变,但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对传统的传承,始终未曾改变。年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我们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年味,让这一文化根脉永远延续下去!
(指导老师:严钢)
最新评论